文 | 来源·盖世汽车网 本站编辑
此外有21%认为,新能源弯道实现中国在技术上的“弯道超车”本身就是伪命题,选择混合动力是回归理性之举。
尽管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细则仍待出台,但《规划》作为未来9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纲领,释放出的强烈政策信号将影响每一个市场参与主体。混合动力因此将受益而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也是毋庸置疑的。根据我们调查2的结果,约49%的参与者认为,由于市场上已有成熟的混合动力车型,辅以政策的刺激,混合动力市场将迅速打开局面;而持反对观点的投票占比约为30%,这部分人群认为混合动力是新事物,消费者短期内仍难以接受;另有多达21%的人士认为混合动力是否会因为政策鼓励而迅速发展较难判断,选择了“不好说”。
尽管许多本土企业,如一汽、上汽、长安以及江淮等也都发布了自己的混合动力车,但真正在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是以丰田为代表的外资公司的车型。在《规划》出台前,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已经向中国市场推出了两款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与雷克萨斯CT200h,随后丰田凯美瑞·尊瑞与雷克萨斯GS450h也相继登场。此外,本田公司的CR-Z和通用旗下别克君越eAssist混合动力车也在中国市场销售。据中汽协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国市场共售出混合动力汽车2580辆。但今年2月份以较低价格入市的普锐斯截至5月份,累计已经达到1300余辆,今年全年有望突破三千辆。与此同时,丰田公司也在中国展开了巨大的宣传攻势,推出“云动”计划,向中国消费者介绍油电混合动力的优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丰田在全球市场的成功证明了这一技术的成熟性与可靠性。但对于许多中国消费者来说,混合动力依然是新鲜事物。因此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会阻碍混合动力在中国的发展进展。不过随着鼓励政策的明确,加上丰田等汽车企业的市场推广工作,混合动力被大众消费者接受在不久之日应可实现。
尽管丰田在混合动力技术以及市场推广上已经积累一定先发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已经失去发展混合动力的机会。根据调查3的结果,多达73%的参与者认为只要有市场就有差异化定位的机会;另外27%的悲观人士认为在混合动力上,中国企业已经没有机会,市场基本上会被丰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