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站编辑

  彼时,来自马自达的信息显示,福特一再减持其股份的行为,使马自达在“长福马”中的地位日益边缘化,话语权也越来越弱,这逐渐招致了马自达的不满。而福特方面也认为,多方合资的局面不利于福特在华业务的顺利展开,因此,与长安单独成立合资公司一事,也是福特愿意看到的。

  不过,后来由于获得相应生产资质比较艰难等问题,“长福马”分拆一事一直进展缓慢,直到今年上半年,长安方面确定,未来长安福特将延用目前“长福马”的生产资质,而长安马自达的生产资质,则依靠转移南京长安汽车生产资质(系中国长安旗下上市公司长安汽车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生产资质)的方式取得。这也为国家发改委最终审批通过“长福马”分拆一事扫清了障碍。

  目前,“长福马”一共有五家整车工厂(重庆三家,南京和杭州各一家)、两家发动机工厂(重庆和南京各一家)与一家变速箱工厂。上述各家工厂基本都是由长安、福特和马自达三方按照一定股比共同投建的。此前,据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未来,南京整车工厂和南京发动机工厂将归新成立的长安马自达所有,股权也将变成长安和马自达双方出资成立,生产马自达的汽车和发动机;而其余的四家工厂及零部件工厂,归长安福特公司所有。

  但现在看来,相关工厂无论在股权关系还是在生产的产品方面,并没有原来计划中分得那么彻底,在此前各方十分决绝的分家态度面前,现在的情况显然十分出人意料。

  隐忧再现

  马自达一直希望在中国实现相对独立,从而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但现在看来时机尚未成熟。

  原本一场轰轰烈烈的分家大战,到头来却又在私底下“眉来眼去”,“长福马”的分拆结果除让业内从中读出了无奈的意味之外,也增加了对福特和马自达后续独立合资公司前景的担忧。

  对于中国市场,近年来马自达高层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了重视态度,而且对持续多年全球亏损的马自达而言,其也认定未来扭亏的关键在于中国市场。而要实现业界翻盘,马自达一直希望在中国实现相对独立,从而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由于在“长福马”中的地位一直比较弱势(股比只有15%),而且在2008年底福特减持马自达股份之前,福特又是马自达的大股东,因此马自达在福特全球布局中一直处于配角地位。例如,在产能分配、渠道建设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在“长福马”中占据主要地位的福特一直比较“偏心”于福特品牌,在这种情况下,颇有抱怨的马自达意识到,只有“独立”才能最终解决双方在各方面的争端。

  而从现在的情况看,上述互相影响的局面或将继续不同程度地出现。今年以来,福特在华连续投资建设了“长福马”重庆第三工厂和杭州工厂,福特将会在未来几年内形成百万辆以上的产能规模。拥有充足的产能之后,一旦嘉年华产品生命周期完结,未来福特是否还会继续在南京工厂投产小型车就成了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