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证券日报 陈妍妍

由于掌握核心技术,合资企业的利润大头都被外方抽走了。此外,在零部件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外方实际上都牢牢把关,中方的利润空间很小。

近日,对于进口车在国内售价比国外高出数倍的报道不断。有消息称,进口车已成为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下一对象。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表示反垄断调查工作其实从去年就开始了,目前是汽车流通协会的例行工作之一。

据悉,目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对象既包括进口汽车,也包括外国汽车商在华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罗磊同时指出,此次反垄断调查针对的是车企是否对经销商规定了最低零售价,而非针对进口车利润过高问题。

合资企业的利润构成情况是怎样的?其中是否涉及外方垄断价格的问题?《证券日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同一款车型,在中国国产化以后,售价比国外要高出许多。与自主品牌相比,同等配置的车型,合资品牌比自主品牌也要贵很多。

按理说,合资品牌汽车除部分零部件需要进口外,不涉及关税问题,价格应该不至于“太离谱”。对此,上汽集团一位内部员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国内的车比国外价钱卖得贵,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当前,主要合资厂家的产能都不够,供不应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掌握核心技术,合资企业的利润大头都被外方抽走了。此外,在零部件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外方实际上都牢牢把关,中方的利润空间很小。

外方抽走利润大头

“2011年社科院竞争力调查报告当中提出合资企业的利润外方占95%,中方只有5%,洋品牌通过合资贴上中国标签,我们变相支付生产许可费或者被分走一部分利润。”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李刚在一次会议中表示。

事实上,外方通过一些合法渠道在销售之前已经赚得盘满钵满,所有的合资品牌车企,在引进一款新车型时,外方都会提取技术转让费、技术提成费和工程开发费。此外,外方往往会指定零部件供应商,这块利润相当可观,中方人员没法估计。合资公司的中方赚得钱是明的,而外方同时可以赚到一些“看不见”的巨额利润。

此前,有媒体对合资车的价格构成做过梳理,一辆报价20万元的合资汽车,光技术转让费就占到9%。不过,这只是估算,根据车型的不同,外方收取的技术转让费也不一样。一般外方预计好卖的车收取的费用会更高。

据一位上汽集团内部员工告诉记者。至于外方提取多少比例,不可一概而论,但利润大头被外方拿去肯定是没错的。“就我们上汽而言,每款车都是与外方一对一谈判,具体多少,与双方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比如,2008年通用处于金融危机时,他们就很好说话。”上述上汽人士说。

除了技术转让费,外方还要收取技术提成费,即按汽车销量抽取的提成。但提取的方式非常多样,有的是收够多少钱就封顶,有的是卖够多少辆就封顶,有的是阶梯式递减的,比如10万辆范围内收多少钱,10万辆至20万辆收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