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时代周报 本站编辑

  广汽集团下属的整车和发动机合资企业主要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五十铃、广汽本田出口基地、广汽丰田、广汽日野、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广汽丰田发动机,除了菲亚特,广汽集团的其他合作伙伴均为日本车企。

  而在乘用车板块,由于广汽三菱还没有正式投产,广汽集团在汽车销售上只能依靠本田和丰田。根据2011年的数据显示,广汽集团在2011年销量为74万辆,其中广汽本田销售33.8万辆、广汽丰田 销售26.4万辆,二者占据广汽集团80%以上的销量。

  “这一格局可以给广汽集团带来一定的规模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单一的依赖日系车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一旦本田和丰田这两头‘利润奶牛’出现问题,那么广汽集团难免会受到拖累。”贾新光分析道。

  2012年9月份成为广汽集团这一年的重要拐点。由于受中日关系紧张影响,本田与丰田的在华销量大幅下降,广汽集团的营收曲线来了一个急剧下挫。在被称为“卖车黄金月”的9月份,广汽本田与广汽丰田逆市下滑,都只刚刚过了两万辆的销售门槛。

  销量的下降导致广汽集团的收益大幅减少,2012年第三季度,广汽集团下属的联、合营公司贡献投资收益为5.44亿元,同比下滑54%,环比下滑43%,为2011年2季度以来单季度新低。

  形势并没有好转,在受挫最为严重的十月,广汽本田销量为1500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超过50%,而广汽丰田销量仅有7490辆,同比下滑73.81%。11月和12月,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销量虽然有所抬头,但是仍没达到2011年的同期水平。

  最近日系车虽然销量有所回升,但是要在短期内恢复到原来的利润水平,难度颇大。在贾新光看来,目前广汽反而要对广本和广丰加大投入。“一方面要保住4S店;另一方面要赔偿消费者,最后还要为保销量而加大促销,这都需要投入。”贾新光说。

  自主品牌增长乏力

  与作为盈利大头的日本合资企业遭遇重创相比,另一个让广汽头痛的问题是其旗下其他品牌无法独当一面。

  为了摆脱对日系车的依赖,从2010年开始,广汽集团就一直致力于丰富自己的产品结构。为此,广汽集团创建自主品牌传祺,并且重组长丰汽车、吉奥汽车,与菲亚特汽车进行合作。但是这些投入不但在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在目前给集团带来了亏损。

  “除了合资企业,广汽旗下包括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内其他本部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阶段。”广汽集团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东林对记者坦言。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本部业务亏损11.2亿元,同比扩大2.6亿元。而广汽集团在2012年投入巨大的菲亚特项目也显现亏损的迹象,“我们预计广汽菲亚特单个项目2012年将会亏损2个亿左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行业证劵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与亏损联系最直接的指标是上述品牌在销量上的乏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