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时代周报 本站编辑
从整体版图来看,广汽集团所谓的“一个中心、两翼舒展”的战略布局已经将触角延伸到华南、华中、华东等大面积的区域。而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广汽集团 更是从最初单纯的乘用车整车制造,发展成为涵盖汽车研发、乘用车和商用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商贸服务和汽车金融保险等产业领域的大型汽车集团。
在张房有看来,扩张是广汽集团想要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而兼并重组则会大大缩短汽车企业发展壮大的时间。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频繁的扩张也会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压力。
依赖于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在前几年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广汽集团曾被誉为“盈利能力最强的汽车企业”,广汽集团有雄心也有能力向外迈出扩张的步伐,但是这种“盈利能力”却十分脆弱,一旦日本合资企业遭受挫折,广汽对外扩张的风险就会立刻凸显。
“兼并和重组需要投入资金,兼并过来的企业要发展还需要后续投入,如果缺乏资金,兼并不但不能有效扩张,反而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贾新光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广汽收购长丰汽车花费10个亿左右,而广汽承诺的后期投入超过100亿,广汽收购吉奥花费6.4亿元,后期的已签约投入也达到 60亿元,2012年,广汽集团又斥资17亿收购了广汽长丰持有的广汽三菱100%股份,并计划对广汽三菱项目投入38亿的资金。
在合作项目中,广汽也投入巨大。广汽菲亚特项目的投入资金达到了50亿元,并且广汽集团销量一直上不去的主要掣肘点就在于经销商太少,广汽传祺目前只有150家经销商,而广汽菲亚特仅有110多家经销商,而拓展经销商网络的投入也必定会蚕食利润数据。
与利润下滑形成对比的是广汽集团负债的上升,广汽2012年第三季度负债超过168亿元,相比年初增加了17%左右,而要维持目前的大广汽格局,还需要更多的后续资金,对此广汽也考虑了多种融资渠道。
“广汽集团此次发放公司债除了对备用资金有所需求之外,还有成本的考虑,相比于银行贷款公司债的成本要低很多,大广汽的格局已经基本成型,虽然后期投入仍然很大,但广汽仍然会坚持这一战略。”刘东林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尽管广汽集团从9月份就开始推进此次融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60亿公司债议案的通过对于广汽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但从根本上说,发债只能短期解决资金问题,大广汽战略最终能否实现,除了需要日本合资企业重振,更需要广汽旗下其他品牌的发展壮大。